還記得大學時代,在外地唸書,都是在這個舊的高雄車站上下車往返兩地呢
後來因為三鐵共構計畫,而於民國91年興建高雄新車站
將原先的舊車站往旁邊遷移了約80公尺之遠
現今,舊的高雄車站已更名為高雄願景館,成為高雄市的另一觀光景點
因構造問題而並未以切割拆開再另地組合之方式進行移動工程
而是將整個建築物撐起後以鋼軌、千斤頂等工具,以每分鐘1公分的速度
終於將它移到現在的位置
當時承辦此項工程的包商
就是當初興建高雄車站的日本清水建設公司之在台分公司
---吉普營造公司---來負責
在高雄願景館旁有九塊被切割的牆體。
這些牆面原為高雄火車站兩側的延伸牆
有東側的候車室、鐵路餐廳
以及西側的售票口、出口區與旅客托運區。
從它面對的道路(建國路)至願景館的行人道地面
鋪設有介紹此建築物之特色浮雕地磚
隨著腳步越來越接近願景館
就可以先行了解建築物的特色及風格
比如像是下面這張圖介紹的就是車站內部樑柱交接處的「雀替」
在館外一邊看著說明一邊比對實體
印象格外清晰深刻
我很喜歡車站外部樑柱頂端設計
因為那未曾重新粉刷過的壁面
十分具有走過風華歲月的古樸光澤
踏入願景館中
腳下的地面以透明方式呈現地基樣貌
抬頭則是看見了車站大廳的挑高設計,明亮而潔白
但是重新粉刷過的壁面總是少了點懷舊風味
部份牆面還是維持原先的舊磁磚,雖然已經斑駁,
但總是會讓我想到以前等著進月台前,靠著牆面等待的時光
其實館內展覽資訊的可看性很低
基本上我只進去大概5分鐘就出來了
有點可惜,館內可以再多加一些車站的介紹及說明才是
館內還擺著一些簡介用的放映工具以及模型
不知道為什麼,是不是參觀的人太少,所以也不放映了?
若是使用液晶介紹很耗費成本的話,不如去作一些文字式的硬體說明吧~
液晶螢幕就捐給偏遠地區的學校也很好~ :p
不過,下圖特別拍起來是因為老邱說液晶的底座就是花費公帑的最好方法
移動後的高雄舊車站雖然卸下了身為車站的任務
但其建築之於高雄市發展歷史意義重大,也代表當時時代建築特色
但是參觀過後卻有一點點虛虛的感覺
我指的是館內的設施~
如果可以將一部份的空間規畫還原車站原有的樣貌
比如放置候車椅、售票口等
是不是反而更能呈現出車站的原貌呢?
還是說,因為更名為「高雄願景館」
所以目的並不在於完整保留車站的風格呢?
這我就不清楚了..... ^^"
總之,若要來此參觀
請於行程表中排定10分鐘即可 :p
公告事項:
★餐廳就似海浪般地新生又消失,前往用餐前請先自行GOOGLE店家是否仍營業★
★食記遊記均為個人生活紀錄,非廣告文或商業文,好吃好玩與否為個人觀感★
- Jan 22 Thu 2009 22:31
【高雄三民】記憶中的美好 - 高雄願景館 (高雄火車站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