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7842

此次的太魯閣公園旅行,原本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走白楊步道
因為最精彩的水濂洞因颱風毀而封閉整修,步道僅開放至白揚瀑布處,所以本來想說PASS
但後來曾走過白楊步道的同行友人強力推薦,決定還是去走一回吧!

DSCF7742

從停車場需沿公路步行至步道口
而且得穿越車來車往的明隧道。

DSCF7743

DSCF7745

DSCF7747

這裡看起來也很美!

DSCF7749

DSCF7750

過馬路,就是隧道口了。
這個步道一共有8個隧道,而第一個隧道是最長的,共380M

DSCF7753

第一個隧道穿山而過,這座山是兩條溪的分水嶺
在還沒穿進隧道前,這一面是大沙溪
等一會兒穿過山洞後,另一頭就是瓦黑爾溪了。

DSCF7752

準備穿越第一個隧道
後來才知道同行的秀琴有幽閉恐懼症....真是辛苦她了.....
還好她親愛的尪牽著她的手走完全程,不然她應該會崩潰的~~
DSCF7755

DSCF7758

夫妻的愛~(笑)

DSCF7763

秀琴一定很開心走到隧道終點了
不過她一定也沒有想到後面還有好幾個等著她........ XD

DSCF7769

出了第一個隧道口
柳暗花明又一村,左手邊就是瓦黑爾溪了。
於此處匯入立霧溪的上游(即:塔次基里溪)
DSCF7773

DSCF7774

DSCF7893
這裡也有白楊步道的解說牌。
啊啊,下圖最右下的那張就是水濂洞了。真想去呀~~~

DSCF7771

DSCF7772

白楊步道原本是打算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而開闢的施工道路
不過因為考量到若水力發電的計畫完成,立霧溪的溪水將被引用為發電用
溪水被阻擋後,下游河床將枯竭,峽谷的發育也因此受阻

DSCF7775

故而於民國75年以經濟效益不大且破壞了太魯閣自然景觀甚鉅為由
取消了這個水力發電計畫。
實在是天佑台灣,這樣的美景如若消逝,實在可惜可嘆又可悲!

DSCF7779

沿路上生態植物昆蟲都很多
喜歡生態的人應該會花上更久的時間走步道~ XD
這裡有不少羅氏鹽膚木(山鹽青),果核外皮有鹽份,可充當鹽使用

DSCF7780

紫珠(杜虹花)
這也算是中低海拔常見的植物。

DSCF7786

鬼面蛛。(我)被它嚇到~
正在大快朵頤中

DSCF7788

淡粉色的蠅子草。原來它是石竹科的,我一直很想看玉山石竹呢。
石竹科的花,花瓣邊緣先端都有裂開狀。蠅子草不像石竹那樣裂很多,花辬就深裂成兩半。
為什麼取了「蠅」為名?明明很漂亮,比如來個XX石竹,不就典雅得多嗎?~
DSCF7820
又要看自然生態,又要看秀麗壯闊的山景
覺得眼睛跟相機都好忙,好想再多花一倍時間慢慢地欣賞~~
陪著我們一路向前行的,就是立霧溪的上游,塔次基里溪

DSCF7791

立霧溪源自合歡山與奇來北峰之間,原住民以「大河」(yayung paru)命名之
yayung是河或溪,paru代表大

DSCF7792

第二個隧道
唏哩呼嚕就走過去了。

DSCF7795

即將走入第三個隧道

DSCF7796

不過現今大家所熟知的名字:立霧溪,是從日文名轉譯而來
"塔次""基里"就是立(tatsu)霧(kiri)二字日文發音

DSCF7797

立代表直立,霧是雲霧
或許是指這溪水自雲霧繚繞的山頂之處傾流而下的溪水吧。

DSCF7799

所以,立霧(溪)的日文發音為塔次基里溪
現今天祥以上仍稱塔次基里溪,以下稱立霧溪。
下圖是第三隧道洞口內的岩壁狀況

DSCF7801

人生第一次看到蝙輻~~~好開心~~~
這就是都市俗 XDDDD~
啊啊啊~~~~難以言喻的感動~

DSCF7806
  第三個隧道完成!
我覺得這條步道給我的感覺很像是錐麓古道的縮小版
不僅是高度低很多,路面也寬很多。

DSCF7808

DSCF7814

IMAG3698

看看這畫面,是去年造訪的太魯閣錐麓古道
高度很高很高,超美的~
001 (94)

下面這個是白楊步道,可以直接看到溪谷,路也寬了許多
所以感覺起來,這兩個步道只是差在長度、高度與路寬而已....哈哈~~~

DSCF7817

對於能在台灣本地就看到如此特殊的地質景觀
太幸福了~~~
DSCF7828

DSCF7811

DSCF7809
 

DSCF7824

每個壁面都很有特色,每顆石頭都想拍
每個轉角都想要停留~,恨不得全程錄影啊~

DSCF7834

終於到第四個隧道了。
出隧道之前就會聽見轟隆隆的聲響
很期待出洞後能看見什麼呢?

DSCF7841

哇嗚!用照片好難形容眼前的磅礴氣勢!
底下就是發出隆隆巨響的強力而混濁的立霧溪(上游)水流
難怪會考慮在此設立水力發電廠啊~~

DSCF7842

塔次基里溪自上而下,因高度落差極大
奔流而下的溪水於此處如同千軍萬馬般地鼓鼓作響
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與湍湍奔馳的混濁溪水,這一幕令人為之震撼!

DSCF7848

先是過了此處的水泥橋
遠方被封閉的洞口,是通往水濂洞的去路
要到達水濂洞還有一大段,可惜現已因災損而封閉
只能等待再次開放那天的來臨~

DSCF7849

請收下我的無奈~ XD

IMAG3712

如果工程告示牌說的沒錯,今年應該就可以完成災損的處理
然而不知道正式重新開放,需等待至何時呢?

IMAG3713

先向封閉洞口的左手邊,白楊瀑布觀景平台而去
踏上白楊吊橋,過去即可見到白楊瀑布了。

DSCF7852

DSCF7854

走在吊橋上,右手邊就是白楊瀑布了。

DSCF7856-1

左手邊則是塔次基里溪的洶湧水流

DSCF7855

抵達很寬闊的觀景平台
人出奇的少。或許這周可能有颱風擦邊而過
太魯閣公園今日遊客不顯多呢。

DSCF7864

DSCF7861

DSC06547

站在觀景平台上看剛剛走過的地方
正對面就是剛剛離開的隧道口,以及水泥橋
左手邊綠綠紅紅的即是白楊吊橋。

DSCF7857

今日的水量不是很大
據花蓮當地民宿跟旅行社表示,這兩周都只有下小小雨而已
難怪瀑布的水量不夠。

DSCF7865-1

此時正好飄起毛毛細雨,不大不小
我們行程也不算太趕,不少朋友在觀景平台小瞇了一會兒,養足氣力~
待雨停後,就可以啟程折返囉。

IMAG3704  IMAG3705

IMAG3710~2  Screenshot_20180730-080102

 20180723123425

20180723123512
折返時差不多是下午四點多了
因後段步道封閉,單程僅1.9K的平坦步道,腳步輕鬆。

DSCF7872
回到有蝙輻的洞裡,原本三、四群的蝙輻都聚在一起,而且動來動去的
或許是接近太陽下山的時間,準備要出沒了?
比起剛剛我們來時所見著的還活潑許多!

DSCF7877

DSCF7878

回到了第一隧道口前了
跟瓦黑爾溪說聲再見吧!

DSCF7892

完成白楊隧道之旅
給自己一個讚吧!

DSCF7894

下次再訪,應該就是水濂洞開放之時囉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tty 的頭像
    Betty

    Betty's footprints - 留在故事裡的鞋印

   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