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頭大概從很小的時候,從我有印象是6個月吧,有媽媽在的地方一定要給媽媽抱。(爸爸也不行)
雖然現在已經1歲10個月了,在外頭也不會怕生,但在家中活動時一定化身作小跟屁蟲,跟著媽媽跑來跑去。
以前是直接放聲大哭,到現在略有改善。平日在家活動時若看不到我,會到四處找我,一邊問著「媽媽咧?媽媽咧?」
現在還會直接大哭的狀況,通常是睡到一半突然發現我不在她身邊的時候。
剛醒來的時候還會微帶哭音的問「媽媽?媽媽?」
而夏天臥房內開著冷氣,門一定是關上的,跑到房門的她發現門是關上的時候(她打不開)
絕對是驚天動地的大哭:「媽媽!! 媽媽!!」
其實我一直以為她的分離焦慮症已經沒有了,起碼在白天活動時沒有太大的異常,也沒有像以前一樣一定要媽媽抱。
在高雄或是台南阿嬤家、姨婆家,也都沒有特別的表現。而且原本在台南是不願出家門陪阿嬤去朋友家走走的
也在1歲以後突然轉性,陪著阿嬤串門子,很ok的。
所以我以為這種症狀在1歲前後大概就會消除。
但卻不知道他晚上大哭的情況其實也算是分離焦慮症的一種表現。
自從幾天前看了電視上小兒科醫師說分離焦慮症會持續到3歲時,才開始回頭去猜測的。
現在,原本在早上5點以前不太會自動醒轉的小石頭,自從有了小麵將同房以後
常常在小麵將半夜醒轉,發出咿咿唔唔聲音時,也同時醒過來,還發現我不在床上睡覺。
而此時為何我不在她身邊睡覺,是因為現在半夜都要起來擠奶,常常需要一個人離開臥房到其他房間去。
我半夜擠奶離開房間時,最怕小麵突然醒過來吵到小石頭。
而吵到小石頭的結果就是,絕對要把她帶離臥室以免吵到她爸跟小麵將。
而我得邊擠奶邊顧小石頭...........囧~
雖然說所有工作結束後帶她回房間,母女倆依舊可以入睡,但我們都僅僅是淺眠而已,很容易因一點動靜就起床。
看完下面文章以後,更確定半夜我的離開而造成她放聲大哭,就是焦慮症的表現之一。
文章出處:媽媽寶寶雜誌
文/施名玥 採訪諮詢/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
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
三、四個月大的寶寶,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,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,等到寶寶長到五、六個月大時,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,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,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,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,看到時,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,但只要媽媽一離開,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。
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,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,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,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,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,在他的認知裡,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,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,才能安心。
症狀會逐漸減輕
根據學者研究,三個月大的嬰兒,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,之後七個月,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,建立親密的關係,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,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。在這個時期,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,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,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,等到大概兩歲以後,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,轉為自主性的萌芽,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,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,直到寶寶三歲時,開始和其他人互動,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。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,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,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。
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
孩子一出生,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,三個月大的嬰兒,只能夠表現愉快,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,但六個月大的嬰兒,更多了懼怕、憤怒、厭惡、苦惱及愉快等情緒,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、事、物,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,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,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,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,並不容易
例如:害怕陌生人、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,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,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,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,慢慢地克服過去。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,在這段過渡期裡,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,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,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,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,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。
根據統計研究發現,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,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,因此,了解寶寶的情緒,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,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。
醫學治療焦慮症
心理學家認為,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,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,目前,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:
一、製造模仿情境,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。
二、敏感遞減法:訓練個案放鬆→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→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,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。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,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。
孩子哭了要離開嗎?
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,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,甚至產生罪惡感,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,轉身回到寶寶身邊,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,用哭鬧哀憐的方式,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,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,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,媽媽現在要離開,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,幫寶寶建立起「媽媽並沒有消失」的概念,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,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。
幫助寶寶度過焦慮
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,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,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、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、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,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,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,因此,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,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。
一、適當的協助: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、事、物,或是情境,做知識性的教育,並用漸進式的引導,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,引起寶寶的好奇心,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。
二、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: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,隨時做出回應,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,沒有消失;當你在浴室洗澡,或是上廁所時,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,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,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,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,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,你就可以關上門,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!
三、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;
四、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。
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
一、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,或施以恫嚇的手段,例如:寶寶不聽話時,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,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,加深他內心的恐懼。
二、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,
三、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,
四、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,
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
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,對於0-3歲的幼兒來說,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,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,對將來的人格發展,有重要深遠的影響,懂得寶寶的需求,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,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,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。
其實文中寫的:
「要跟小孩說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,媽媽現在要離開,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,幫寶寶建立起「媽媽並沒有消失」的概念」
平日活動時我可以儘量作到。但文中最後提及的「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」真的很難啊.......
另外文章中的這一段,讓我不禁又開始擔心起來了:
「例如:害怕陌生人、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,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,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,
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,慢慢地克服過去。
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,在這段過渡期裡,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,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,
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,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,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。」
小石頭老是這樣半夜放聲大哭,該怎麼辦才好咧?
會不會影響所謂的人格形成呢?還是說那只是我擔心過頭啦?......囧~
留言列表